近日來,一則關于“毒水壺”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和網絡熱傳熱議。文中提到的高錳鋼以次充好,業內一直有所指責,但是能否被冠以“毒”的惡名以及錳是否會析出,業內專家提出:“錳在不銹鋼中不是析出的問題,而是會形成碳化物,造成點蝕現象,點蝕產品就進了腸胃,被HCl處理成Mn離子,過量會導致中毒。如果有醋的作用,則會過多攝入錳。”
印度作為200系不銹鋼的大國,該國200系列制品應用普遍。而我國的地方經濟也不平衡,200系列不銹鋼制品在農村和欠發達地區仍有一定的市場空間。同樣在城市里由于產品的標識不清也有市場,尤其是在衛浴制品領域。
由于鎳價下跌,現在企業生產200系不銹鋼,以錳代鎳的積極性或有所下降。問題的關鍵在于誠信合法經營,企業應該負起責任,在生產銷售時應切實標明原料的鋼號或材質成分,使廣大消費者明明的消費。
在日常生活中,廣大消費者怎么去辨別所購買的熱水壺等商品是否達標呢?新一代的德國斯派克手持光譜儀xSORT可以很輕松地解決上述問題,2-10秒即可辨別物品材料的元素成分及牌號,商品是否存在以次充好,一試便知。
德國斯派克手持式光譜儀xSORT
下面咱們來做個小試驗:
1、檢測水壺的材質
測試結果:304材質,貨真價實!